最高人民檢察院第八檢察廳負責人就安全生產檢察公益訴訟典型案例答記者問
瓶裝液化石油氣非法充裝;小區建設工程施工中未做加固處理導致山體滑坡;天然氣管線違法下穿多條鐵路線危及高鐵運行安全;群租自建房存在的重大消防安全隱患……這些案例出現在近日最高人民檢察院發布的安全生產檢察公益訴訟典型案例中,與群眾生產生活密切相關。這些案例有什么典型意義?檢察公益訴訟如何發揮作用遏制重特大事故的發生?最高檢第八檢察廳廳長徐向春就此回答了記者提問。
記者:發布本批典型案例的背景和主要考慮是什么?
徐向春:安全生產是民生大事,事關人民福祉,事關經濟社會大局,一絲一毫不能放松。黨的二十大報告提出“提高公共安全治理水平”“推動公共安全治理模式向事前預防轉型”。安全生產是公共安全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高度重視安全生產工作,提出一系列重要論述,作出一系列重要指示,要求以對人民極端負責的精神抓好安全生產工作。近年來,我國安全生產形勢不斷好轉但依然嚴峻復雜,各類事故隱患和安全風險交織疊加,部分行業領域事故相對頻發,造成群死群傷的重特大事故仍時有發生。
今年9月是《中華人民共和國安全生產法》正式將安全生產納入檢察公益訴訟法定領域兩周年。兩年來,檢察機關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充分發揮公益訴訟檢察職能作用,在安全生產領域不懈探索、持續發力,不斷增強發現關鍵點位隱蔽性安全隱患及監管盲區的敏銳性,努力做到行業領域全覆蓋、監督點位無遺漏,不斷織密安全生產“防護網”,推動安全生產源頭治理,守護群眾生命財產安全。2021年9月至2023年8月,全國檢察機關共立案辦理安全生產領域公益訴訟案件4萬余件、起訴100余件。我們發布這批典型案例旨在深入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精神,促進各級公益訴訟檢察部門更加準確把握安全生產領域公益訴訟檢察工作的新理念及新要求,通過高質效辦理每一起安全生產公益訴訟案件,努力推動化解重大安全隱患,切實防范遏制重特大事故發生,推動構筑大安全大應急框架和安全生產治理模式向事前預防轉型,助力更高水平的平安中國建設。
記者:本批典型案例有什么特點?具有什么典型意義?
徐向春:本批案例涉及燃氣、建設工程、交通運輸、消防、礦山、?;?、工貿行業等多個行業領域,監督的行業領域覆蓋面廣、違法類型多,集中呈現了檢察機關辦理各類型安全生產領域公益訴訟案件的做法和成效,為下一步工作的開展提供了可推廣、可復制的經驗。主要特點和典型意義如下:
一是突出預防性司法理念,重在防范化解重大風險隱患。對安全生產涉及的公益侵害,公益訴訟檢察關注的重點不是已經發生的安全事故和實然侵害,而應是重大風險和隱患。山西省晉城市人民檢察院以整治礦用人員定位系統設備安全隱患為切入點,以點帶面推動行政機關對全市115座正常生產建設煤礦開展為期4個月的專項檢查,構建全流程管控、全方面檢查、全覆蓋監管工作機制,建立煤礦企業礦用電器設備黑名單制度,有效防范煤炭行業安全生產隱患。北京鐵路運輸檢察院督促行政機關依法對互聯網平臺上違法發布的出售、出租“改裝加油車”“偽裝加油車”等視頻、圖片、文字信息加強監管,推動對成品油各環節的行政監管向網絡空間延伸,形成打擊成品油違法行為的“線上+線下”完整閉環。
二是著眼重點行業領域發力,為統籌發展與安全提供有力法治保障。水利工程是關系國計民生的重要基礎設施,天津市人民檢察院第二分院針對水利工程存在質量隱患等突出問題,聚焦水利工程各參建單位責任,通過檢察建議推動行政監管部門分類施策、壓實責任、系統整改;針對天然氣管線違法下穿多條鐵路線危及高鐵運行安全問題,安徽省長豐縣人民檢察院、合肥鐵路運輸檢察院通過“路地”協作,促使企業對整改方案進行全面科學調整,并建立檢察機關與沿線鄉鎮政府、行政機關各部門之間的重大隱患報告、線索移送、調查配合等協同履職長效機制,前移安全生產的守護端口,服務保障鐵路運輸安全大局。
三是立足區域特色,助力解決行業領域安全生產頑瘴痼疾。江蘇省寶應縣因其獨特的荷藕文化和完整的產業鏈被國家命名為“中國荷藕之鄉”,該縣檢察院在辦理公益訴訟案件中精準督促整治荷藕行業有限空間生產作業行為不規范問題,并推動開展縣域荷藕行業生產安全專項整治,服務地方特色產業行業治理和品牌打造,為地方經濟社會發展創造更加良好的安全生產環境。28家藕行完成有限空間作業安全專項整改,行政機關對藕行安全管理和作業現場進行安全風險分級管控,并實行分級監管,強化行業協會自律作用,促成省蓮藕協會制定行業安全生產操作規范。
四是優化辦案方式,確保取得實效。針對建設工程施工中存在的安全隱患,吉林省通化市東昌區人民檢察院在確保辦案質量和遵循法定程序的前提下提高辦案效率,從發現線索、立案辦理、召開磋商會議到制發檢察建議僅用36小時,督促行政機關采取應急處置措施,重新完善工程設計施工方案,防止危險進一步擴大;貴州省六盤水市盤州市人民檢察院在辦案中針對化工企業生產安全監管職能交叉、機制不全、監管缺失,向行政機關制發社會治理檢察建議,推動開展企業安全生產專項整治工作,促進機制建設堵塞監管漏洞。
記者:安全生產領域涉及面廣,部分行業領域安全事故時有發生,人民群眾關注密切、反映強烈,可否舉例說明檢察機關在相關案件辦理過程中是如何通過發揮公益訴訟檢察職能遏制重特大事故的發生?
徐向春:安全生產事故往往會造成復雜的公益損害后果,安全生產公益訴訟的制度價值在于防未病、治未然。當前,安全生產風險隱患呈現多樣化、復雜化,部分領域安全生產事故多發、頻發,檢察機關以民生領域為重點,更加關注隱患產生原因,精準排查隱患,著力拓展監督深度,通過實施數字檢察戰略,切入根本、管住源頭,以檢察工作現代化服務中國式現代化。
如,今年寧夏銀川富洋燒烤店“6.21”特別重大燃氣爆炸事故發生后,習近平總書記作出重要指示,要求加強重點行業重點領域安全監管,切實保障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最高檢第八檢察廳迅速下發通知,要求全國檢察機關公益訴訟檢察部門加強安全生產領域公益訴訟工作,助推安全生產風險專項整治,督促整治了一批突出問題。其中,鑒于燃氣安全事故具有突發性、社會性、復雜性和嚴重危害性等特點,檢察機關將保護關口前移,堅決遏制燃氣事故多發勢頭。四川省金堂縣人民檢察院針對餐飲、家庭日常廣泛使用的瓶裝液化石油氣的非法充裝安全隱患,運用現代化監督方式“抓前端、治未病”,將大數據和司法工作深度融合,設計應用大數據法律監督模型,精準發現了燃氣監管難發現的苗頭性、普遍性的在液化石油氣中違法充裝二甲醚的安全隱患,通過類案監督,推動經信、市場、稅務等部門搭建數據共享機制,助推相關部門深入開展燃氣安全隱患大排查大整治,助力及時有效減少燃氣安全隱患,切實保障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
記者:下一步,安全生產領域公益訴訟檢察工作還會有哪些重點舉措?
徐向春:新一屆最高檢黨組強調公益訴訟檢察重在突出“精準性”“規范性”,敢于以“訴”的確認體現司法價值引領,讓“高質效辦好每一個案件”成為新時代新征程檢察履職辦案的基本價值追求。下一步我們將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安全生產等公共安全一系列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和最高檢黨組部署要求,以“時時放心不下”的責任感持續推動安全生產領域公益訴訟檢察工作,積極穩妥探索其他公共安全領域公益訴訟檢察工作,切實把主題教育成果轉化為解難題促發展的強大動力,強化法律監督,推動完善安全監管體系,防范重大安全風險,最大限度保護人民群眾生命和財產安全,為建設更高水平的平安中國作出公益訴訟檢察應有的貢獻。
一是進一步提升辦案質效,切實督促整治重大安全風險隱患。密切關注社會熱點難點問題特別是與群眾息息相關、社會影響較大的消防、燃氣、交通運輸、工程建設、?;?、易燃易爆物品等行業領域的安全隱患,堅持什么問題突出就督促整治什么問題,多辦有影響、效果好的案件。密切關注全國重大事故隱患專項排查整治2023行動進展情況,適時跟進督促整治仍未解決的重大隱患。針對整改不到位的,敢于監督、善于監督,通過提起訴訟的方式強化監督效果,更合理精準確定訴訟請求,更充分履行出庭職責,提升辦案質效和司法公信力。注重運用向黨委政府報送專項調研報告等方式提煉研究成果,推動破解深層次突出問題,強化訴源治理。我廳正在研究制定、爭取年內出臺安全生產領域公益訴訟檢察辦案指引,進一步明確和細化案件辦理流程和標準,以指導各地更加精準、規范辦案。
二是提升協作效能,凝聚安全生產公益保護合力。我們要求各級公益訴訟檢察部門樹立系統觀念和一盤棋意識,認真落實檢察機關一體履職、綜合履職要求,在縱向、橫向、跨區域一體履職上著力,暢通線索流轉,形成監督合力。針對多發的安全生產隱患,上級院要重視和統籌相關數字檢察監督模型研發運用,指導下級院高效開展類案監督。加強與應急管理、交通運輸、住房和城鄉建設等部門協作配合,提升保護效能。
三是進一步提升公眾參與度,推動營造公共安全共防共治格局。公共安全需要公眾守望。檢察機關在加強學習研究、提升自身能力素質的同時,將更加注重引導發揮公眾力量參與安全生產等公共安全治理。我們將充分利用人大代表、政協委員、“益心為公”志愿者、人民監督員等社會群體行業分布廣、專業領域豐富的優勢開展專業咨詢、公開聽證、協助跟進整改情況等工作,為安全生產等公共安全領域公益訴訟案件辦理以及檢察公益訴訟專門立法提供智力支持。結合辦案督促和支持有關方面深入開展多形式安全生產宣傳工作,提升公眾安全意識和避險逃生能力,營造全社會關心參與安全生產的濃厚氛圍。
來源/最高人民檢察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