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隔三年,萬眾期待的第八屆全國十佳公訴人暨全國優秀公訴人業務競賽終于即將到來。群賢畢至,精英薈聚,春蘭秋菊,各擅其長。三年磨劍,今朝出鞘;風起云涌,拭目以待。即日起,最高檢新媒體推出“十佳公訴人大家談”特別報道,對話往屆全國十佳公訴人代表和專家評委,敬請關注。
——專訪首屆全國十佳公訴人、最高檢第四檢察廳廳長張曉津見到最高人民檢察院第四檢察廳廳長張曉津的那天,是他剛從國外出訪回來的第二天。盡管行程緊湊,他的臉上卻絲毫沒有疲憊的神色。相反,在采訪中,能感受到他對公訴職業的情懷,以及對業務競賽的特殊情感。此次采訪的話題從他獲得首屆全國十佳公訴人說起。“當時,在實務界和理論界都非常知名的大咖來擔任我們的評委,我的內心既有些緊張,也有一些興奮?!睆垥越蛐χ嬖V記者,在2000年舉行的首屆全國十佳公訴人暨全國優秀公訴人業務競賽史無前例,競賽的內容和形式都無從得知,當時他也會感到有些迷茫。然而,在競賽過程中,可以見到多位平時只能在紙面上“會面”的專家,這令彼時作為答題人的張曉津有些欣喜。經過激烈的角逐,張曉津摘得桂冠,入選首屆全國十佳公訴人。2004年12月,張曉津進入最高檢工作。兩年后舉行的第三屆全國十佳公訴人暨全國優秀公訴人業務競賽,成為了他人生的一個轉折點——從首屆競賽的答題人,轉變為參與競賽的命題人。
對于張曉津而言,2006年舉行的第三屆全國十佳公訴人暨全國優秀公訴人業務競賽是一個轉折點——在被問及設計競賽題目要有哪些考量時,張曉津給出的第一個答案是“以辦案為中心”和“問題導向”。
這一點在第七屆全國十佳公訴人暨全國優秀公訴人業務競賽中可以略窺一斑。與以往相比,在比賽環節和內容設置方面,該屆競賽專門增加認罪認罰案件實務筆試環節,成為備受關注的一大亮點?!皩崉展P試的案例考題,設置了與認罪認罰從寬制度適用相關的熱點難點,比如,控辯協商、量刑建議、程序轉換等?!弊鳛樵搶酶傎惖拿}參與人,張曉津說,考題設置還緊扣辦案、緊貼實踐,更多關照全國范圍內司法實踐中的常見多發問題,以及工作中大家反映比較多的疑難問題、熱點問題。今年,最高檢黨組明確指出,要把“高質效辦好每一個案件”作為檢察履職的基本價值追求。如何培養公訴人更好高質效履職辦案,應當注重哪些方面?“要更加注重‘能力導向’,注重對客觀性證據的審查能力,準確歸納案件事實能力,這對于高質效辦好刑事案件很關鍵?!睆垥越蜻M一步解釋道,因為口供也好,證人證言也好,是易變的。面對這種易變的證據,仔細審查客觀性證據,是辦案質效能夠立得住的關鍵。見賢思齊焉。日常中,提起“全國十佳公訴人”,映入腦海的詞匯不乏“優秀”。隨著采訪話題的深入,這樣的問題被拋出:“優秀的標準是什么?一名優秀公訴人是如何煉成的?”
?在張曉津看來,“全國十佳公訴人”不僅是一個榮譽稱號,更可以起到一種示范引領作用?!皩嶋H上,業務競賽這個平臺是為每一位公訴人提供的。比對著優秀的標準,進而找到努力的方向和路徑,這也是業務競賽的意義所在?!?/span>
首屆全國十佳公訴人暨全國優秀公訴人業務競賽舉行時,通訊工具尚不發達?!暗诋敃r結下的友誼,一直延續至23年后的今天。我們會不時交流、相互學習,還可以面向全國,審視自己所在地區辦理的同類案件,彼此切磋借鑒,共同成長進步?!痹谝环轃釔鄣穆殬I生涯里,有志同道合者同行,或許這也是張曉津持續對工作葆有熱情的原因之一。問渠哪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對于檢察官這份職業來說,若要高質效履職,葆有工作熱情是底色,在專業領域深研更是不可或缺。對于張曉津來說,保持學習已經成為了一種習慣——最高司法機關主辦的刑事法學刊物,他工作之余會認真研讀;
刑法、刑事訴訟法領域專家學者的有關著作,他會放在案頭隨手翻閱;
對于刑事司法實踐中的熱點難點,他會與實務專家悉心共研……
在張曉津看來,這種持續不斷的學習力,是業務競賽帶給他的一個積極正向影響。
作為十佳公訴人、優秀公訴人中的一分子,張曉津內心始終保持一份警醒,一種不待揚鞭自奮蹄的自覺:“我的能力水平有限,但是我很珍視‘全國十佳公訴人’這個榮譽稱號,我要身體力行維護‘全國十佳公訴人’的良好形象?!?/span>
對于每一位兢兢業業履職的
檢察人而言
這種維護職業榮譽感的自覺
來自人民群眾對檢察機關
高質效履職的認可
對新時代公平正義的期待